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邓铭江院士:橡胶树下话沧桑

时间:2024-05-16 11:46 作者: 审核人:

一念慈心起|天下万物生

生灵并生而不悖

万物竞秀而和畅

来海南,无论是走环岛高速,还是走三海高速,放眼望去,看见最多的是漫山遍野的橡胶树。道路两边分布的多是躯干不够高大的次生林木,几乎看不到原生态的植物群落。问来得知,看原生的热带雨林要专程去未经人类开发的中高山区。如:七仙岭、百花岭、鹦哥岭、水满乡等等。


在海南,橡胶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话题。与热带雨林遮天蔽日、千姿百态的植物相比,橡胶树是一种模样差不多、躯干布满刀痕的树,平凡的让人熟视无睹,亦或,惨烈的让人不忍目睹。在半个多世纪时光里,橡胶树由荣宠加身到毁誉参半,乃至被极端者称作“鸡肋”,其命运的起落浮沉,令人感慨、令人唏嘘、令人深思。

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当地印第安人称之“眼泪树”,1839年美国人查理·固特异发明了橡胶硫化技术,使其弹性、强度和用途倍增,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1876年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威克姆将其带到英国,后来又陆续移栽到东南亚各国。橡胶树冬天落叶,夏天产胶,6年开割,8~12年盛产,经济寿命30~40年1


我国云南1904年率先从新加坡引入试种,之后台湾、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也相继引种。1952年为发展橡胶产业,国家成立海南农垦,从此揭开了海南岛大规模垦荒植胶的序幕。有10万之众的转业官兵、南下干部、爱国华侨、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下乡知青与当地群众踊跃投身新中国橡胶垦殖事业。


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面对猛兽出没、毒蛇群集、人迹罕至、气候闷热、台风肆虐等恶劣环境,开山、拓荒、筑路、修环形山、挖穴填土,用了30年,在荒山野岭里开发种植了700万亩橡胶林,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奇迹2。据资料显示:海南现有橡胶种植面积790万亩,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和40%3


从橡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到大规模、单一化、扩张性种植造成严重生态问题的过程,中国学术界的认知,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极大的差异。20世纪橡胶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战略物资,并认为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认知占据主流;进入21世纪后,则普遍认为橡胶的种植与利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于是,学界开始重新审视思考橡胶所发挥的价值与所产生生态效应之间的关联性4


学界通过对橡胶林的实地考察、实时监测、实验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对于生态产生负面效应的具体表征:物种丰富度仅仅是热带雨林的 1/3,且林间多为入侵性杂草,单一橡胶园的水土流失是热带雨林的40倍5;橡胶在开垦种植、割胶、更新阶段对生物多样性、动物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不容低估6;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能力、土壤质量明显下降,呈现较为严重的碎块化7;从生态经济学视角评估,若抵扣每年土壤侵蚀及水源涵养损失的生态价值,橡胶种植的经济社会效益将大打折扣8……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海南省提出的“三棵树产业”。椰子树、橡胶树、槟榔树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热带特色经济作物。海南自贸港对标世界著名自由港,最大的不同是有广大的山区农村。而海南具有独特优势的“三棵树产业”对于自贸港开放背景下的农村同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算来,近代对海南热带雨林生态资源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类活动,莫过于两次。最大一次就是持续20世纪后半叶漫山遍野的橡胶种植,其次是始于21世纪初触目惊心的浆纸人工林侵入自然保护区9


根据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调查报告,2001~2010年海南浆纸林产业的扩张,也侵入了作为海南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中部山区。目前,全省浆纸林面积约为250万亩,其中超过20%是建立在热带山地天然林资源基础上的10。以牺牲天然林面积为代价来发展浆纸人工林,显然与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相悖。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多把橡胶引种归结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权利的封锁和打压,归结于某些发达国家的“特殊”用心。认为:“封锁”迫使我们不得不大规模的种植橡胶,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在东南亚各国规模性发展橡胶种植,压低世界橡胶市场价格。合成橡胶工业化生产,又进一步“打压”了橡胶种植的经济效益,从而使我国天然橡胶种植基地蒙受生态负效应的打击。


我是不赞同这种“推责泄愤”的认知。难道浆纸人工林产业的扩张也受到了某种封锁和打压吗?


随着中国崛起,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但民族自觉、自立、自信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今天,我们仍然缺乏的是全球性视野,总是习惯于就单一学科、单一问题去展开讨论,并在无意中影响到相关政策的调整。


可喜的是,当前关于“橡胶园”的研究,历史学界在重点关注政治史、经济史、农林史的同时,开始展开对不同时期橡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问题的综合研究。随着历史学的生态化转向,环境史的自然化演变,学界在以下四个方面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识:


(1)建设热带雨林国家公园。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入选首批国家公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体功能定位。我国的热带雨林则主要分布在台湾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其中,以海南岛的热带雨林最为典型11。虽海南热带雨林仅占全国总量的近1/3,但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且唯一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其生态优势不可替代,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2)物种的“本土化”改良。一个外来物种向本土物种转化的案例很多,如土豆、玉米、番茄等等,但橡胶是否在中国真正实现了“本土化”,迄今为止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有待澄清的重大问题。基于生态学和环境史视角,外来物种“本土化”是一个漫长的双向过程,即要做适应本土环境的改良,又不影响本土作物的良性发展。从人文社会视角的高度,系统研究橡胶与社会、文化、经济、生态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人工林“近自然”修复。对于人工林的修复,目前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让其自然修复、自然演替恢复到热带雨林。另一种认为自然演替恢复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对于尽快修复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不利12。所谓人工林“近自然”修复,就是采取不同的近自然修复策略和技术措施进行干预,更好地利用自然力,促进其自然化正向演替的进程。譬如:封禁保护、生态搬迁、耕地还林等等。研究外来树种人工林“近自然”修复,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创新课题。


(4)显现“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和生态保护功能定位,完善生态资产价值核算和评估办法,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优化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充分体现生态绩效的战略意义和长远意义,建立归属清晰、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可持续的资源开发补偿和交易制度。拓展横向补偿方式,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协作共建、产业转移、市场交易等,健全绿色利益共享机制。


踟蹰于橡胶树林间,我心中常常产生深深的悲悯。


橡胶树,作为一个生命是悲情的。在一生的岁月里,不停的忍受着刀割斧削,血流如注,遍体鳞伤,直至血泪尽枯。老之将至,归路渺茫而悲凉。


一念慈心起,天下万物生。只祈愿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敬畏自然,尊重规律,保持节制,避免急功近利,予取予夺,求索无度。


生灵并生而不悖,万物竞秀而和畅。终究,优良的自然界里,才能有人类美好的家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铭江

2024年2月25日

1. 资料来源:林芝畅. 海南岛橡胶史话. 岭南文史.2022-05-09.

2. 资料来源:网络. 许雅,林倩,吴思敏. 使命肩上扛 为国种橡胶. 海南农垦报, 2022-07-29.

3. 资料来源:网络.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

4. 杜香玉. 从战略资源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对 20 世纪以来橡胶引种的认知与反思[J]. 原 生 态 民 族文 化 学 刊. 2020(12):10 - 20.

5. 吴兆录,杨正彬. 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正负影响和改进途径[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1(6):64 - 69.

6. 周宗,胡绍云. 橡胶产业对西双版纳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 环境科学导刊, 2008(3):73 - 75.

7. 鲍雅静,李政海,马云花. 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生态环境,2008 (2):734 - 739.

8. 刁俊科,李菊,刘新有. 云南橡胶种植的经济社会贡献与生态损失估算[J]. 生态经济, 2016,32(4):203 - 207.

9.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 消失中的热带雨林——2001-2010 海南热带天然林变化研究调查报告.

10. 资料来源:中国网,海南中部山区热带雨林 10 年消失 7.2 万公顷.2011-12-04 17:00:40.

11. 资料来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2—2030 年).

12. 资料来源:中国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家底”背后,123.6 万亩人工林正走向“近自然” 2022-09-21.